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上老相青网 淘长寿秘笈                                                                                                老相青网祝您健康长寿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组织机构
 
联系我们
 
诚聘英才
 
· 特别说明
 
民政部-养老机构设立不再需要许可
      根据新老年法,民政部于2019年1月3日发布《关于贯彻落实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规定各级民政部门不再受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申请,加强养老机构事中事后监管,要求各地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信用评价、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等信用管理制度。
至此,“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时代终于画上句号。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约4000万人;全国共有各类养老床位744.8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仅30.9张。可见,我国不仅养老需求巨大,养老服务供给缺口也很大,构建良好的养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动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迫在眉睫。
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是政府治理理念的重大转变,是对“放管服”的具体落实。业界共识认为,此举将激活一池春水,使养老市场焕发生机活力。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唐钧表示,此次“取消设立许可”新政,是要更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把该放的权利放给市场主体。“这对于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充分调动市场活力,是非常利好的。”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主任成海军说,降低社会资本进入养老领域的门槛,充分发挥供给侧改革作用,可以有效补齐养老服务不足短板。
      《通知》明确规定,今后养老机构只需依法登记和备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工作协同和信息共享,不断提高服务便利化水平,逐步实现申请登记养老机构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最大限度方便申请人办事。
      养老机构准入门槛降低后,大量养老机构将借势诞生。要避免养老市场“鱼龙混杂”,确保养老服务质量,就必须能够“管得住”。“取消了前置审批不是说不监管,市场监管方面应该说是比过去的任务更重。”成海军强调说。唐钧认为,“今后的重点在于养老机构日常经营活动中的‘过程管理’,对养老机构实行‘宽进、严管’。”
      尽管《通知》已明确要求建立养老机构综合监管制度,但目前来看,具体实施还需要进一步明确相关事项。一位基层民政干部向记者表示,“由于目前尚未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因此在实践层面还有一定困难,比如民政部门不具备建筑、消防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在对养老机构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过程中,很难做到准确无误。多部门综合监管机制的建立,亟须细化分工、抓紧落实。”
      业界普遍认为,养老机构监管应以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为中心和主线,在全国统一的养老机构质量标准体系之上进行等级划分与评定。
      那么,未来该如何具体落实并做好养老机构监管工作?“应逐步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为一体的养老机构监管体系,确保养老机构合法运营、健康发展。” 山东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尹绍强建议,在政府监管上,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监管工作,建立养老机构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立目录清单制度,并统一向社会公布;在行业自律方面,通过制定服务公约和行业规范标准,或者引进第三方评估的方式,增强行业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能力;在社会监督方面,要畅通公众反馈和投诉举报渠道,并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上海市在养老机构管理长效机制方面的做法或许可供参考。以养老机构大检查115项为基础,结合相关地方标准,上海市建立起90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动态监测指标体系,同时采取多部门联合检查、多渠道综合评价,建立养老机构诚信档案、将养老机构监管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等方式,咬定监管目标不放松,推动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友情链接:
999健康网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福建老龄网养生主凤凰网健康专线中国养老服务网
Copyright © 2016-2025 老中青居家养老网    www.laoxiangqing.cn    福州老相青养老产业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闽ICP备170091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