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列表页

古代5位知名神医长寿的秘诀

2021-01-01

已有 751 人阅读

        “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是杜甫《杜工部诗·曲江二首》中的诗句,大意为自古以来,能活到70的人寥寥无几。
古往今来,健康长寿一直是人类美好的愿望和向往的目标。上至君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并且,人类对长生的追求也簇生了一些修仙得道的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八仙过海、茅山道士等等,凡人修仙的神话故事更是在古代自成一体,受无数人追捧。
        而中国古代名医们也总结出了丰富的养生经验,他们不仅医技精湛,还躬身示范,保健有方,活到了在当时堪称传奇的年龄。
 
一、药王孙思邈(120岁(有待考证))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医学家,他一生致力于医道,精勤不倦,著有《千金药方》、《千金翼方》,书中有关养生及老年病防治方面的论述颇为灼见,沿用至今。
        养生十要
        孙思邈的养生观可概括为:一要啬神;二要爱气;三要养形;四要导引(类似于健身操);五要少言;六要节食;七要少欲;八要反俗;九要医药;十要禁忌,如饮食不宜过冷过热等。
 
二、神医华佗(97岁)
        华佗在中国历史上享有盛名,被称为“外科鼻祖”。据《后汉书》记载:“他晓养生之术,年且百岁,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华佗认为人体要健康,血气流畅很关键。
        五禽戏运动养生法
        华佗通过观察自然,模仿动物,发明了著名的“五禽戏”,以带动体内气血流通,祛病除疾。他将这套“五禽戏”传授给弟子们,其弟子吴普、樊阿等照此法锻炼,也都活到了90多岁。
 
三、仙翁葛洪(80岁)
        葛洪是东晋著名医药学家,他的一生主要在炼丹与从事医药的实践中度过,其主要代表作《抱朴子》,展示了一个内道外儒、儒道合一的理论体系。
        虚静养生法
        葛洪推崇精神调摄和气功静坐等虚静养生法,他主张动静结合、劳逸结合的锻炼方法,即调身、调心、调息。简言之就是姿势、入静、呼吸三者的有机结合。
 
四、药圣李时珍(75岁)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因医术高超而闻名遐迩。李时珍曾参考历代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编成《本草纲目》一书,被后世尊为“药圣”。
        合理饮食 药食同源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提出养生心法:四性五味,药食同源。四性五味即是指食补分四气,五味,四季宜忌证施养,充分体现了中医学中“治未病”的思想。
        药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
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李时珍记录了上千万字札记,三易其稿,历时27年,终于完成了中国古典医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更收集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五、医圣张仲景(70岁)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广泛收集医方,写成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更是被后人尊为“医宗之圣”。
        养慎之法
        张仲景认为“内养正气,外慎风邪”是养生的根本: 一是注重调养精神,保持内心的平和; 二是饮食养生,注重食物对五脏和脾胃的补养作用。
                                                                                                                  (选自时珍同方
~THE END~